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江苏省首批四星级高中 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 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 江苏省清江中学欢迎您!


校训:德育智明 博学笃行 育人方略:立己为人 以文化人 办学理念: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


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
- 分类:清中新闻
- 作者:庄卫军 赵守兵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06-03 14:23
- 访问量:
【概要描述】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,是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,是建设高品质学校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。作为江苏省首批教师发展示范基地,清江中学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,致力于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,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办好淮安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地基础。
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
【概要描述】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,是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,是建设高品质学校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。作为江苏省首批教师发展示范基地,清江中学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,致力于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,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办好淮安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地基础。
- 分类:清中新闻
- 作者:庄卫军 赵守兵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20-06-03 14:23
- 访问量:
江苏省清江中学高品质高中建设成果巡礼(队伍篇)
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,是国家富强、民族振兴、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,是建设高品质学校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。作为江苏省首批教师发展示范基地,清江中学一直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,致力于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,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办好淮安人民满意的教育奠定坚实地基础。
倡导立己为人,强化师德建设
学校坚持“立己为人,以文化人”的育人方略,恪守“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,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”办学理念,让“植根于内心的修养,无需提醒的自觉,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,为别人着想的善良”成为师生的自觉选择。严格遵循《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》,制定出台《师德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》《师德建设考核评估方案》,积极开展拒绝有偿补课公开承诺活动,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。
经过不懈努力,学校师德师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,在每年一次的市级教育行风与软环境测评、学生及家长评校评教活动中,对教师的满意率一直在98%以上;学校多次被评为“江苏省和谐校园”“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”“江苏省文明校园”“淮安市行风建设十佳单位”,数十名教师被评为“全国优秀教师”“江苏省师德模范”“淮安市功勋教师”“淮安市师德标兵”。
重视生涯规划,抓好梯队建设
学校帮助每一个教师针对自身实际制定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,如新教师的导师引领制、上升期教师的专家对话制、辉煌期教师的名师打造制、倦怠期教师的党委帮扶制,等等。将校级教坛新秀、骨干教师评比和市学科带头人评比有机结合起来,创造条件让市学科带头人加快成长为省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,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绘制并践行自己的成长规划指明方向。
学校师资队伍年龄结构、学科配置较为合理,现有在职省正高级教师5名,省特级教师5名,在全市位居前列。在一到四批市学科带头人评选中,学校先后有136人次当选,上榜人数在全市遥遥领先。另评选出校骨干教师71人、校教坛新秀15人。优秀教师群体基本形成,一大批青年教师茁壮成长,成为学校发展中最有生机的力量。
开展读书活动,充盈教师生活
学校成立“清心致远”教师读书会,定期举行读书汇报会和报告会,交流读书心得,并评比奖励。邀请康维铎、胡建等教授为教师读书会开设专题讲座,指导教师阅读与写作工作。邀请曹文轩、鲍鹏山、王开岭、叶兆言、祁智、敬一丹等知名作家、主持人来校为全体师生开设讲座。为教师购买、订阅相关图书和杂志,同时提供参考书目清单,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主阅读,并撰写心得体会。
读书活动的广泛开展,深化了“让读书成为每一位清中教师的生活方式、使每一位清中教师都能成为‘有思想的教育者’”的理念,有效促进了全校教师的精神成长和专业发展。学校被评为首批“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”、淮安市首届“十大书香校园”。
注重专家引领,开展校本研修
学校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、干部联系教研组工作制度,教研活动有序高质量开展。装配总面积818.38平方米的教研中心,整个楼层设有7间活动室,每个活动室均配有一体机,能无线上网,不仅方便本校各教研组教师开展教研备课活动,还能为市级以上教师研修活动提供便利。
学校在抓好日常自主研修的同时,每年举行5次左右全校性科研专题讲座,特别是暑期全员培训,邀请成尚荣、杨九俊、倪娟、张新平、孙绍振等省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,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品位,成为全体教师的精神盛宴。积极参与、承办省高中科研基地学校综合学术活动,全面展示学校校本教研风采,增进兄弟学校之间交流互鉴。
实施青蓝工程,传承清中精神
学校一直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,大力实施青蓝工程,明确要求结成师徒的教师相互听课,互帮共进。学校为结对师徒分别准备专用的听课笔记,要求徒弟每周听师傅的课不少于2节(也提倡多听其他老教师的课),师傅听徒弟的课每周不少于1节,师傅对徒弟在管理、教学、科研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,充分发挥老教师的“传、帮、带”作用。
扎实开展青蓝工程活动,学校在每学年进行第一学期的师傅展示课,第二学期的徒弟汇报课并评奖表彰。青蓝工程制度化、常态化的实施,弘扬了“团结拼搏,争创一流”的清中精神,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,也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。
勇于开拓创新,提升科研水平
学校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,立足实际,科学制定 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,创造性提出建设高品质学校的策略和路径,系统思考、科学规划科研工作,引领学校未来发展。学校坚持增强科研意识求发展、营造科研氛围求提高、开展课题研究求升华、推进课程改革求突破,科研工作成绩显著。
近年来,学校多数教师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过论文,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,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论文10余篇。有10余篇论文荣获省“师陶杯”一等奖。在研省、市级课题(项目)近50个,有近50个国家、省、市级课题(项目)顺利结题(结项)。学校以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“高中政治‘议题式教学’实践探索”为抓手,以省英语、国防教育课程基地和省初中数学学科发展示范中心建设为契机,有序推进教学研究共同体建设。在2017年江苏省首届优秀校园报刊评比中,校刊《清中教研》、校报《江苏清中》皆荣获一等奖。在2018年江苏省教科研先进评选活动中,学校被表彰为省教科研先进单位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